西京网讯:4月11日至12日,行政机关党委组织16名党务干部前往革命圣地延安开展主题党日活动,在实地考察中感悟革命精神,汲取奋进力量。
重温革命历史,传承红色基因。活动首站来到延安革命纪念馆,这座纪念馆记录着党在1935年至1948年间的峥嵘岁月。老师们认真聆听讲解、观看实物与资料,深刻理解了延安精神的重要内涵。在三楼展厅,大家详细了解了陕甘宁边区的军事、文化、经济建设以及外交事业发展情况,观看中共七大记录视频后,大家更认识到其在党的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地位。大家纷纷表示,要在未来工作和生活中讲好延安故事,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。
听窑洞故事,感受优良作风。在杨家岭革命旧址和枣园革命旧址,毛主席种过的菜地和住过的窑洞依旧保持着原貌,一张张照片重现着重大历史事件。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在此指挥抗日战争,领导“大生产运动”和“延安整风运动”,召开党的“七大”和延安文艺座谈会,并写下诸多著作、发表不朽讲话。党员们身临其境,聆听讲解,追忆红色印记,感受先辈们的革命意志和奋斗征程,深刻体会到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、不怕牺牲的优良作风。

参观知青博物馆,感悟青年历练。延安北京知青博物馆展示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北京知青到达延安插队的历史。博物馆通过知青政策文件、照片、书报刊等资料,生动再现了知青岁月。知青们在农村接受革命传统教育,得到延安精神洗礼,顺利度过“生活关”“劳动关”“思想关”,成为祖国栋梁,在祖国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。参观中,大家了解到众多优秀插队知青事迹,真切感受到延安艰苦的生活环境,也体会到知青插队时自强不息、勇于创新的精神。知青们在延安的经历是一部生动的青年历练史,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。
走进张思德广场,牢记初心使命。在张思德纪念广场,老师们齐声诵读《为人民服务》,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李卫现场教学,结合传承红色基因、弘扬延安精神,为全体党员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。张思德始终把党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,践行“为人民服务”宗旨。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,要始终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,努力为师生服务。

观看情景剧,铭记革命精神。情景剧《再回延安》以“爷爷”刘宝顺的日记为线索,讲述长征路上红旗班用生命护送红旗到达延安的故事。倒叙手法将观众拉回红色年代,四幕分设四个不同空间,观众随剧情转场,感受不同场景故事延续。演出在《歌唱祖国》大合唱中落幕,242平米的红旗飘向观众,大家从中感受力量,精神得到洗礼。这是一堂生动的党课,让人深深感受到红军长征的不易与坚定的革命初心。
活动结束,第十党支部书记、体育与美育教育中心主任康建作总结发言。他表示,延安之行使大家深受教育,对革命圣地延安的贡献和延安精神有了更深刻理解,激励大家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,在平凡岗位上建功立业,为西京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。